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传智 通讯员张思婷盈策略
在佛山纵横交错的路网中,每一座桥梁都是连接城市发展的动脉。有这样一位桥梁“守护者”,他以脚步丈量钢筋铁骨,在应急抢险中化身“桥梁急诊医生”,在技能赛场上勇摘桂冠,在创新实践中推动桥梁管养提质增效。他,就是佛山市交通运输事务中心桥梁养护工程师张恒——一位用青春书写佛山桥梁养护新篇的新时代工匠。
记者昨日从佛山市交通运输部门获悉,近期公布的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名单中,张恒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出生的他,目前是一名预备党员,路桥高级工程师,从事桥梁养护、运维与管理工作,曾担任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裁判员、佛山市青年联合会委员,并先后荣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重量级荣誉。
“拼命三郎”:他为佛山桥梁筑牢安全防线
2017年11月,张恒来到佛山市交通运输事务中心工作,从一名路桥建设者转变为路桥养护人。面对新岗位新环境,变的是岗位角色,不变的是守护桥梁安全的职业初心。在岗位上,他恪尽职守、追求卓越,逐步从一名普通的一线桥梁养护工程师成长为全国交通技术能手。
桥梁养护工程师是桥梁的“医生”,张恒始终秉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扎根工作一线,用专业知识为每一座桥梁“把脉问诊”盈策略,在桥梁巡检、维修等日常工作中磨砺技艺,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守护每一座桥梁安全运行。
2021年12月25日凌晨,当大多数人还在梦乡,张恒的手机骤然响起——国道G105线三洪奇大桥旧桥桥墩遭船舶碰撞。接到预警后,他随即带队赶赴现场,对桥面、桥墩、梁体展开细致检测,并迅速上报结果,为应急处置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这样的“桥梁急诊”,对张恒来说已是工作常态,他的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确保随时应急响应赶往事故现场。近年来,他累计高效处置船舶碰撞、结构病害、极端天气应急等安全事件10余起,隐患处置成功率达100%,成功避免多起安全事故与重大经济损失。
“冠军选手”:他在技能赛场上勇攀高峰
“打铁必须自身硬”。张恒坚持学用相长,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
2021年,张恒参加全省公路桥梁养护从业人员职工技能大赛,通过桥梁综合养护管理技术、桥梁病害识别、桥梁构件病害现场常规检测、省公路桥梁智能化管理系统操作等多方面综合比拼,从96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斩获团体一等奖及综合成绩第一名。
2022年和2024年,张恒受邀担任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公路养护工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裁判员。凭借自身丰富的参赛经验,张恒深度参与竞赛技术方案研讨、流程推演与评分交流,执裁期间公正严谨、专业尽责,圆满完成执裁任务。
记者了解到,依靠精湛技艺与突出业绩,张恒先后获得“广东省交通技术能手”“广东省技术能手”“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等称号,2022年荣获广东省总工会授予的“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25年获评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
“开路先锋”:他推动桥梁管养提质增效
近年来,张恒积极探索桥梁管养新路径,系统构建佛山市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桥梁养护体系。他积极指导建立佛山市全周期、多层次桥梁巡查机制,要求管养单位严格落实日常巡查、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制度,针对汛期、极端天气等关键时段动态提升巡查频次,确保桥梁隐患早发现、早处置。他还组织实施高明二桥、三水大桥等干线公路桥梁结构监测系统建设,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与传统人工检测形成互补,“技防+人防”的立体监测模式显著提升桥梁安全预警能力。
当前,张恒正全力推进佛山市桥梁监测体系智能化升级,构建集数据汇聚、动态监管、风险预警于一体的市级桥梁结构监测平台。该平台已实现12座重点桥梁数据接入,预计2025年底将扩容至26座,未来将形成覆盖全市的桥梁安全监测网络。他聚焦危旧桥梁改造这一民生工程,创新实施“精准治理”与“系统提升”,通过编制《佛山市干线公路三类桥梁改造达标建设方案》,逐桥开展技术评估,深入剖析病害原因,量身定制“一桥一策”加固方案。历经五年攻坚,该项工作成效显著。佛山市普通国省道一二类桥梁占比从74%跃升至97.55%,农村公路一二类桥梁比例由79.6%提升至91.84%,桥梁技术状况实现质的跨越。
此外盈策略,张恒统筹推进桥梁水下基础隐患排查、桥梁防护设施升级改造、独柱墩桥梁专项整治、船舶碰撞桥梁隐患治理等系列专项行动,通过建立“隐患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动态管理机制,确保问题整改销号。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群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更以畅通高效的交通网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强劲动能。
实倍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